彭博引述經濟專家指出,相較於中國大陸,台灣更貼近「居家電動床工廠貨幣操縱國」稱號。央行發布新聞稿澄清,並強調台灣對美貿易順差一百多億美元,遠不如中國的三千億美元。

彭博資深記者米勒引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賽瑟五日在該會部落格發表的文章,指出台灣國民生產毛額(GDP)、經常帳順差持續上揚,但中國大陸卻呈下滑趨勢。

此外,雖然中國大陸對美商品貿易順差遠大於台灣,但若以商品貿易順差占GDP規模來看,台灣對美商品貿易順差是中國大陸的六倍,因此台灣比起中國大陸更貼近貨幣操縱國的稱號。

不過,央行今天下午發布新聞稿澄清,指出該文內容與事實諸多不符,讀者回應亦多不表贊同。央行已擬具說帖,透過管道提供撰者參考。

央行指出,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經常帳順差占GDP的比重,容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出現劇烈變動。

例如油價從每桶一百美元跌至五十美元,進口量不變,進口金額減少一半,貿易順差就會擴大。

此外,台灣超額儲蓄情況普遍,超額儲蓄的國家,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通常較大,台灣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達十四%,瑞士接近十二%,新加坡更高達廿%,中國大陸僅有三%,因此純以貿易順差占GDP比重評估一國是否操縱貨幣,是不客觀的方法。

央行表示,站在川普的立場,他之所以點名中國為貨幣操縱國,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對美商品貿易順差高達三千億美元,幾乎是美國對外商品貿易逆差的一半。

台灣對美商品貿易順差僅一百多億美元,絕對金額來看是「小巫見大巫」,強調川普針對的目標是美、德、日這些大國,不是台灣。

而彭博報導指出,中國近期外匯存底流失,顯見中國人行積極阻貶人民幣,但台灣外匯存底持續增加,顯示台灣仍在抑制台幣升值。

央行回應,外匯存底的增加來自於孳息收益,外匯存底購買美債會有利息收益,本來就會自然增長;且中國大陸是近年經濟成長趨電動床架緩,導致資金流出,之前外匯存底也曾累積破四兆美元。員林電動床

5AC0E751DA686502
arrow
arrow

    gmw432o9r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